2017年第2期(总第3期)

时间:2017-12-15  来源:   作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二)原则和目标。

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服务需求,优化结构。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

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二、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

(三)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要明确产教融合发展要求,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项政策。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制造强国战略,统筹优化教育和产业结构,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四)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学生到城市优质职业学校就学。加强东部对口西部、城市支援农村职业教育扶贫。支持中部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基地。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急需的职业教育。加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协同合作,引导各地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五)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机制,注重发挥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中心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健全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创新中心集聚人才资源、牵引产业升级能力。适应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合理布局高等教育资源,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载和创新能力,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

(六)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研发设计、数字创意、现代交通运输、高效物流、融资租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积极支持家政、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发展,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加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建设。大力支持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事关国家战略、国家安全等学科专业建设。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

(七)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人才需求预测、用人单位职业能力评价作用,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向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积极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高校和学科倾斜。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引导学校对设置雷同、就业连续不达标专业,及时调减或停止招生。

三、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八)拓宽企业参与途径。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坚持准入条件透明化、审批范围最小化,细化标准、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改进办学准入条件和审批环节。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支持企业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九)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职业学校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十)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各地依托学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通过探索购买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

(十一)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完善财政科技计划管理,高校、科研机构牵头申请的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原则上应有行业企业参与并制订成果转化方案。完善高校科研后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作为项目和人才评价重要内容。继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

(十二)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落实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确保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鼓励企业向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对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级的职工予以奖励或补贴。支持企业一线骨干技术人员技能提升,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转岗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将不按规定提取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行为记入企业信用记录。

(十三)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鼓励区域、行业骨干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推进实体化运作。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支持各类企业依法参与校企合作。结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学校。

四、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十四)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生产实践体验,支持学校聘请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类选修课程,鼓励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向普通中学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大型企业、产业园区周边试点建设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

(十五)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大力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深化全日制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

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

(十六)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允许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推动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实践假期制度,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

(十七)完善考试招生配套改革。加快高等职业学校分类招考,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适度提高高等学校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比例,建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制度。逐步提高高等学校招收有工作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

(十八)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推动学校优化内部治理,充分体现一线教学科研机构自主权,积极发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和科研组织。

(十九)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整合校企资源,开发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推动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允许和鼓励高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

五、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二十)强化行业协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通过职能转移、授权委托等方式,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

(二十一)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学校通过购买服务、合作设立等方式,积极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企业)。支持利用市场合作和产业分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

(二十二)打造信息服务平台。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

(二十三)健全社会第三方评价。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结果运用,作为绩效考核、投入引导、试点开展、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二十四)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十三五”期间,支持一批中高等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实训设施。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加强产教融合实训环境、平台和载体建设。支持中西部普通本科高校面向产业需求,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加强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十五)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优化政府投入,完善体现职业学校、应用型高校和行业特色类专业办学特点和成本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拨款机制。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举措,落实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有关财税政策,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参与办学。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建设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

(二十六)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利用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和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遵循相关程序、规则和章程,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在业务领域内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发适合产教融合项目特点的多元化融资品种,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发行标准化债权产品,加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投资。加快发展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专门确定费率。

(二十七)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支持若干有较强代表性、影响力和改革意愿的城市、行业、企业开展试点。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鼓励第三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企业建设评价,完善支持激励政策。

(二十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国情、国际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应用技术教育创新国际合作网络,推动一批中外院校和企业结对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鼓励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参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七、组织实施

(二十九)强化工作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同联动,推进工作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三十)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加快收入分配、企业用人制度以及学校编制、教学科研管理等配套改革,引导形成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重视“投资于人”的普遍共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12月5日 

 

 

 

 

 

 

 


 

附件

重 点 任 务 分 工

序号

工作任务

主要内容

责任单位

1

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

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

2

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各省级人民政府

3

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有关省级人民政府

4

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

5

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6

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坚持准入条件透明化、审批范围最小化,细化标准、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改进办学准入条件和审批环节。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7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有关省级人民政府

8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

9

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

10

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高校、科研机构牵头申请的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原则上应有行业企业参与并制订成果转化方案。完善高校科研后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作为项目和人才评价重要内容。

教育部、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

11

继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

12

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

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

13

鼓励区域、行业骨干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推进实体化运作。

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各省级人民政府

14

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支持各类企业依法参与校企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

15

结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学校。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16

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深化全日制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

17

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

18

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

教育部,各省级人民政府

19

适度提高高等学校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比例,建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制度。逐步提高高等学校招收有工作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20

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21

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强化行业协调指导。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社会第三方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有关省级人民政府

2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3

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各省级人民政府

24

强化金融支持。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25

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

26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产教怎样才能水乳交融

2017-12-22 熊丙奇 中国教育智库网

 

推进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还需要直面瓶颈和制约因素,切实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此次《意见》出台,可谓产教融合的2.0版。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也对高等教育和“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明确要求。《意见》的出台,对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科研与产业相结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持续转化,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推进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还需要直面瓶颈和制约因素,切实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指出,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着“两张皮”问题,宏观上,一些地方发展“见物不见人”,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微观上,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因此,在宏观上,要促进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在微观上,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协同育人模式。

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是难点所在。要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各类教育平等竞争、发展。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引企入教和校企合作。

有关专家在解读新出台的《意见》时指出,《意见》将产教融合内容系统化,特别是将以前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扩展到本科高校,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有个别地方院校还想把学校办成学术型大学,其办学定位不清,往往导致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这也是人才培养供需失衡的原因之一。要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就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改革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评价,让各类学校平等竞争。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仍需要落实落细。表面上看,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学校负责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化教育,这看上去很完美。可是,这在实践中也易陷入各自为政,或者流于浅层次。比如,有的学校以顶岗实习为名派学生到企业实习,并不考虑实习内容是否与专业对口,企业则把实习学生作为“劳务工”,此类变味的校企合作屡遭诟病。

要让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让校企合作成为现代学校和现代企业的合作。比如,学校自主办学,由教授(教师)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讨论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聘请师资,组织教学活动,严控教育质量。那么,根据社会需求办学,为学生配备双导师、加强校企双方合作,选择有资质的企业对学生进行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化训练,就是题中之义。而对于那些对本校毕业生有旺盛需求的企业来说,就可进一步加强合作,将其对员工的要求、培训,纳入课程体系,企业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担任学校的导师,一起参与培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突破产教融合的瓶颈,关键在于推进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改革,加快教育治理模式转变,引入企业等主体参与办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第三方作用,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现代化,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中提高教育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破解产教深度融合瓶颈?

黑龙江工程学院——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

坚持需求导向,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联合机制,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定期调研论证,并联合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不同领域工程师的课程体系,设计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环境、符合现代工程要求的实践环节。按照“坚持能力为重,注重专业教育,筑牢专业基础,鼓励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学生面向职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指导思想,修订了融“通识式的基础教育、递进式的专业教育和开放式的综合教育”于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合作机制,“全方位、分层次、多元化”实践育人

打造 “学院+基地+园区”实践机制,形成了基础应用、综合应用、创新实践的三层次递进实践训练体系,构建了全方位、分层次、多元化的实践育人模式。与企业共建“行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基地,打造开放多元的实践育人平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先后开设了“航天班”“丰田班”“宇通班”等10个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企业冠名班,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社会欢迎,目前产学合作单位达200余家

更新合作理念,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了教学和学分管理制度,构建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整合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资源,实现了内部科研创新要素协同,实施“做中学、学中做、研中创、创中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了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和资源建设

以“部省共建”为依托,强化建设军民融合体制机制,获批军用动力与能源、光电子与激光技术、军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国防学科点。引企入校,全面改善校内实习实验条件。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建设特色实践教学平台。牵头组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智能制造专业协作会,吸引了50家高校、企业、行业机构加入。

常熟理工学院——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把握“地方性”定位,按照“专业群”布局和建设,规划了高度契合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机械、电子、信息、生物、材料、管理工程等应用性学科专业集群。专业建设全面引入专业认证的理念、思路和做法,同时从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中,提倡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项目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验课程开发,提高综合性、创新性、工程性实验比例;重视应用型教材建设,引导和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编写教材,把产业发展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融入教材,把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作为案例编入教材。

率先提出并实践“行业学院”合作教育创新模式,主动对接地方核心产业和特色产业,成立了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康力电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服装工程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

行业学院模式下,与特定的整个行业相对应,积极引入行业标准,设置与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推动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从而使高校与行业的衔接更加顺畅,形成高校、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进一步强化了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了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以“项目”为抓手,构建起“国家—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培育体系,通过推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达成了“一院一品牌,人人皆参与”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项目以校企合作中的工程实践项目、开放实验室的综合性及设计性训练项目等为主,注重创新训练与实践的过程,关注学生参与度、专业兴趣提升度与专业技能熟练度三个维度,鼓励学生“自动参与,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以项目驱动的创新创业体系,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提供了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引领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教”和学生“学”方法的改变,使得学生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技能强化、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提高。

温州大学——推进产教融合的“温大实践”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应用技术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促成学校与政府、学院与行业、教师与企业“三对接”,建立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分类分层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工程教育”“创业教育”“教师教育”等办学特色。

协同开放办学,打造国际国内两个平台

在国内,打造产教融合集团,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共享组织体,构建学生、教师与企业生产、研发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培养机制。对接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与政府共建智库。国际上,联合世界温州人商会,共建产学融城研究院,为世界温州人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每年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近400人,吸引留学生融入创新创业,打造“国际创客小镇”。

“内线”对接城市发展需要,项目制推进产教融合

主动策应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积极筹建基础教育集团,服务温州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温州区域72.2%的校长、53.1%的特级教师和55.2%的教学名师。强化与县市联动,与温州乐清市共同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与浙南科技城共同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与生态园管委会共同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科研、金融于一体的三垟湿地生态开发示范基地。与地方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深度捆绑。

“外线”以国际化办学为抓手,多形式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战略

意大利中意学校共同举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那不勒斯实验幼儿园”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实践基地(那不勒斯地区)”,逐步打造一条“教育集团+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链。依托温州完善的产业链鼓励和指导留学生在温创业、毕业后把温州的优势技术和产能带回国,充分融入温州人的全球产业布局。联合发达国家高校或研究所共建研究基地、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应用型领域的合作取得成效。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群,实现产教融合与学科建设共发展

学校形成了智能制造、生物制药、先进材料与智慧建造4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专业集群,并建立了由地方、行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专业群建设与课程教学活动。在每个集群中,一方面,通过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校级扶持专业等重点专业建设工作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形成2-3个示范专业来引领集群内所有专业建设,整体提升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行业转型升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促进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高校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资源。

枣庄学院——实施大舰战略,打造应用型专业集群

“借水养鱼”,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利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搭建的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应用型大学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参与“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五个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方向达到23个,占学校本科专业总数的33%。

打造应用型专业集群,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基础

调整专业结构,实施“大舰战略”,加快建设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学校撤销停招部分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新增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专业。立项建设6个校级应用型专业集群,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

紧密对接区域社会需要,提高服务地方水平

把服务山东特别是枣庄经济社会发展当作重要办学目标。服务枣庄市的战略布局,把五大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紧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成立“枣庄发展研究院”,汇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区市、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协同开放办学,构建“应用型+国际化”办学格局

参与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 按照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外籍教师直接授课,推动学校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与境外28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有序开展友校学分互认交换生项目、长短期语言培训等项目。(本文来源于教育部规建中心)


 

 

 双一流政策应注重长期内形成一流圈层

 

从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到2017年1月三部委印发《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对一流学科和一流建设的遴选条件、遴选程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规定),再到2017年9月三部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中间经历近两年时间。中间,2017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 “争取上半年完成程序并公布第一批建设名单”,同年6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而最终的公布时间是9月21日,可谓是姗姗来迟。

关于双一流名单公布的时间表一再推迟的原因,网络上说法不一。一种是“双一流”名单事关重大,政府出台谨慎;一种是“双一流”名单已经拟定出来,但是由于各方利益博弈,需要进一步调整名单;还有一种是如果“双一流”名单在高考考生填报志愿之前出台,极有可能导致部分大学分数线大幅下降或出现断崖式下跌现象。我们冒昧揣测,其间可能会有一定博弈或者说良好政策初衷被绑架的过程存在。

虽然双一流名单自公布后引发的质疑较多,但是它标志着我国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应该有新的战略,这个战略的最大出发点应该是从构建一流的大学生态系统(World Class University System)角度来考虑。我们曾经在2013年的一篇文献综述文章《大学排名:水平提升抑或系统优化》中系统介绍个这个学术圈有一定认可度的理念。有学者其实也指出过,20 世纪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高等教育强国并非拥有几所顶尖大学,而是拥有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群体。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个国家是仅凭1、2所一流大学而跻身全球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强国都基本形成了实力相对均衡的一流大学群体。

美国排名前20甚至前50的大学,水平相对均衡,具有不同的优势或者特色,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都有表现优异的可能,很难说那两所大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英国罗素集团的24所研究型大学中有10多所学校差距实际上在主要办学指标上不大,且除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之外,其他大学且不具有声誉上的显著优势;德国理工大学联盟TU9的9所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都较为突出,一个显著表现就是2012年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被剔除出了“卓越计划”所的“精英大学”梯队,充分说明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实际;其他如澳大利亚的澳洲八校,以及法国、加拿大、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等大致都具有以上特点。

我们认为实现双一流的核心是形成一个相对均衡、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一流大学群体,而不是完全金字塔式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系。这样才会形成良性的大学系统生态,至少政策的良好初衷不会被严重绑架。当然,不能否认,国家“双一流”最原始的想法还是聚焦于少数所谓一流大学,率先进入全球一流大学俱乐部,是“关键少数”策略。但即使是这些关键少数内部,也是严重不均衡的。

目前,国内顶尖高校对优质办学资源的汇集程度奇高。在表征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上,C9高校、原985高校的占比居高不下,在顶尖人才(如院士)、重大奖项等指标上还有进一步集聚趋势。如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017年位列第一的上海交通大学立项1011项,是排名第十位的山东大学444项的大约2.3倍,而立项金额前者大约是后者的2.5倍。再说以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杰青四类人才所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来看,第1位的清华大学大约总数636位,是排名第三位浙江大学393人的1.6倍,是排名第五位上海交通大学355人的1.8倍,是排名第十位电子科技大学185人的3.4倍。

可能最近几天还有个绝佳的佐证就是12月28日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了。具体数据不说,大家可以去看,“优质学科”集聚度极高(当然这个集聚度与原985高校对所有资源的集聚又不完全一致)是评估结果的典型特征。

高校实力的严重不均衡,带来的是话语权的严重不均衡。无论什么决策或资源投入,起决定作用的都是那些学校、那些人,非主流永远是非主流,土鳖永远是土鳖。有挣脱窠臼和束缚而冒头的吗?有,比如苏州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但也只是在部分指标上,如高层次人才、ESI表现、基金获得等,但似乎又与某种偶然因素极其相关(如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这种变动与固化的体系相比,显得十分苍白。

严重的金字塔,造成了办学资源的多向流动不充分,单向流动永远是主导,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优质的办学资源总是想冲破千难万险、跋山涉水到那些目前的一流大学,不论这些资源是显在的人才、项目、经费、奖励,还是潜在是声誉、政产学研纽带、社会话语权,概莫能外。对于高水平大学而言,当前最要紧的办学资源就是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单向流动将会加剧金字塔的形成和固化,塔尖的高校永远做收割机,塔底的高校只能被抽血,双方的对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都会受到打击。同时,在均衡状态下所能实现的,如充分流动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在非均衡化状态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国家政策应该在长远时间内实现较多高校的特色化发展、高水平发展,不一定非要拉低目前塔尖高校的水平,但应该注重目前塔身甚至塔底高校的水平提升,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水平相对均衡、各具发展特色的一流大学圈层。高等教育强国的达成,一定是具有一定体量高校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提升,而非少数几所,如果仅仅是几所,其意义就大打折扣了。何况,单单这几所进入所谓一流,而没有其他相对均衡梯队的支撑,对高等教育系统、对社会需求、对国家发展,其必要性也可商榷。从目前看,“双一流”政策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动态调整”,就是按照建设绩效(当然绩效考察可能是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真的把淘汰和滚动结合起来,或许是三年之后可以先开始考虑的事情。

双一流”的核心应是形成一个一流大学群体和圈层,在这个群体里的高校发展相对均衡,分类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有序,活力迸发,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化,这样高校之间(至少是圈层内部)的办学资源得以充分流动。(吴伟,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

 

 

学科建设与国家发展同步共频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科建设情况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科建设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谱写了我国学科建设新篇章,形成了学科建设的“中国效应”。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立足第四轮学科评估关键指标,对比上一轮学科评估相关数据,分析了五年来我国学科建设总体情况。

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评估结果表明,我国高层次人才供给能力增强,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研究生服务基层能力提升。

2016年,全国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93个、学科11328个。在学研究生人数198.11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56.39万,分别比2012年增长15%和16%。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对用人单位开展大规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整体满意度高达98%。我国培养的一大批研究生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中国天眼”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歼-20第四代战斗机总设计师、“天河一号”研发科学家、全球首位深海下潜女潜航员、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服务基层方面,研究生积极投身“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振兴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他们活跃在中西部地区教育、医疗等领域,涌现出大山里的最美教师、高原上的好村官、边疆地区救死扶伤的好医生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得到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称赞。

科研自主创新助推“中国创造”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我国学科建设积极探索,在学科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学科特色建设与协同融合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各参评学科获得国家级竞争性科研经费5097亿元,其中自然科学4771亿元、人文社会科学达到326亿元。高校是各类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高校占8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60%以上。

面向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学科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光学成像、量子隐形传态、干细胞、智能控制、高强度氮化硼、半浮栅晶体管、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学科建设取得了一批领跑世界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其中,物理学学科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其应用成果“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完成了史上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走在世界长距离、超安全量子通信的最前沿。

特色建设与协同融合能力不断提升,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往往催生出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新兴学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各项机制保障措施,切实鼓励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生协同培养和科学技术协同攻关,大力推进学科开放和交叉融合机制,促进新兴学科形成,培育特色学科,构建交叉学科体系。数理与信息安全、化学生物学、药物科学、能源科学等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新兴和交叉学科已初步形成。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从论文数量上来看,仅2016年,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量占全球的八分之一,部分学科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发表论文数量的排名来看,截至2015年,在22个学科领域中,我国有17个领域分别位于世界前五名,特别是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多年位于世界第一。近五年来,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从473个增加到74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高校从133所增加到187所。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参评各学科专任教师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更加合理;师德师风建设获得学生普遍认可;教学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

此次参评学科专任教师总数共51万人,相比上轮学科评估增长30%。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日渐提升,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教师占比29%。拥有正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人数为15万,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9万人,占正高级专任教师总数的61%,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

对在校研究生导师指导情况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在校研究生对指导教师“潜心教学和科研、认真教书育人”的结果普遍持肯定态度,全国参评高校学生对导师培养的满意度接近93%。师德师风建设正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丰富学识的优秀教师队伍,并涌现出黄大年、黄克智等一批优秀教师典范。

参评各学科获批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有8000多种,共发行相关教材近4亿册,不断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教师评价基本要求,鼓励教师自主治学,突出教育教学业绩,教师队伍建设已形成教学相长、教研融合的教科研生态。

产学研融合已形成社会反哺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发挥学科优势,深入研究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问题,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践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发展使命,不断积累中国学科建设经验,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参评各学科在主动服务社会需求与国家战略发展,不断积累学科建设经验;同时,参评各学科获得社会企事业单位重大科研项目研发经费较第三轮评估增长71%,社会“反哺”高等教育的机制已经建立。我国学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近五年,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一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应用转化速度不断加快。例如,围绕做大做强中成药品种的社会需求,中医学学科在国内率先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策略,有力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换代。针对大气环境治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发出高效过滤PM2.5新型材料,实现重度雾霾天气下PM2.5的过滤效率超过96%。

在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构筑、超长沉管隧道抗震、拱北隧道开挖、大跨度通航孔桥抗风等方面,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成果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力支撑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完成了高速列车动力学参数设计和整车动力学性能验证与优化,创造了600KM/H高速列车整车滚动振动试验的世界纪录……参评各学科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助力我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电网、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展现了中国制造的世界速度。(本文来源于教育部官网)

 

 

以评助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就第四轮学科评估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2017-12-28 来源:教育部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在我国教育“管办评分离”、强化高校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这项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是如何进行的?有何重要发现?评估结果将如何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学位中心负责人就第四轮学科评估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1. 什么是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它是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不同于政府开展的合格性评估。从2002年首次开展,平均四年一轮,至今已完成四轮。学科评估坚持“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各单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含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授权),均可申请参评。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

2. 为什么要开展学科评估?

中国作为拥有世界第二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构建多主体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管办评”分离的教育内部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质、以评估评审工作为主业的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工作,评价学科内涵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是统筹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实践。

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展示我国学科发展成就,建立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内涵发展”的大局;二是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和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分析学科水平与质量信息提供服务。

3. 这次学科评估是怎样进行的?

2016年4月,学位中心在系统总结前三轮评估经验、全面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启动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本轮学科评估共经历信息采集、信息核实、主观评价、权重确定、结果产生、结果发布等六大环节。

一是信息采集。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等获取公共数据,再通过参评学科严格按照数据填报标准提供其他评估信息。二是信息核实。通过证明材料核查、公共数据比对、重复数据筛查等举措,对申报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并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材料进行网上公示,接受同行监督;将核查结果与公示异议反馈给各单位进行核实确认;对于以上核查措施不能完全覆盖的数据,学位中心进行随机抽查。三是主观评价。对23万学生和15万用人单位联系人开展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邀请13000多名同行专家对5项主观指标进行“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邀请同行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学科声誉调查,同时还首次邀请海外同行专家对6个学科试点进行国际声誉调查。四是权重确定。通过参考上轮指标权重和本轮评估改革理念,形成指标权重“初值”;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指标权重“参考值”;邀请专家近9000名(每个参评学科至少一位专家),根据权重设置原则和“参考值”给出建议权重,学位中心通过求平均得到95个学科的最终权重。五是结果产生。对客观指标按照“线性规划法”计算得到各末级指标得分;对主观指标分别邀请同行与行业专家、在校学生、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得到各末级指标得分。学位中心根据指标权重加权得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整体水平得分。六是结果公布。第四轮评估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公布结果,将高校与科研单位的评估结果分别呈现;首次立足学科评估关键指标分析对外展示我国学科建设主要成就,并向参评高校提供“学科优秀率”(即A类学科占全校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数的比例)。

4.评价标准向来是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这次学科评估所依据的指标体系是怎样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较前几次评估相比有何异同?

第四轮学科评估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在继承前三轮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论证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先后在16个省市召开了18场全省范围内的指标体系调研会,听取200余所高校的800余名专家、校长及40余位省市教育厅代表的意见建议,还就特色学科、毕业生质量、师资队伍评价等指标召开专题研讨会。最终,本次评估指标体系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共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体系框架,每个学科设置不同的权重。具体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较前几轮有了较大创新:

第一,强化“五个引导”,建立学科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一是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引导高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二是改革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引导高校关注队伍结构质量和青年教师发展,抑制人才无序流动;三是改革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引导高校提升论文质量、重视中国期刊;四是强化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引导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分类评估,引导高校关注学科特色和内涵建设。

第二,突出“五大创新”,建立学科评估方法的“中国模式”。一是采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观测学科建设成果,克服单纯依据公共数据评价大学的片面性;二是提出跨学科成果按实际内涵,拆分归属到相应学科的“归属度”成果认定方法,解决跨学科成果评价难题;三是实行“绑定参评”方法,规定同一门类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有效避免材料拼凑,引导优化学科布局;四是采用数据查重、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等6大措施全面审核材料;五是探索国际同行评价,首次在数学、物理、化学等6个学科邀请国际同行专家参与声誉调查。

5.与国内外很多评估仅使用公共的客观数据不同,学科评估是客观数据和主观信息相结合,是如何考虑的?此外,对于庞大的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对于主观信息指标,又是如何保证专家评价的公平公正?

国内外大多数排名大部分是以公共的客观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原因是评估排名机构很难全面获取高校关键信息,实际上许多排名项目也需要申报信息。但仅依靠公共数据进行学科评估具有先天不足:第一,学科建设包括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很多方面都无法用定量的公共数据进行测度,依托公共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学科建设的实时成就,易误导学科建设与发展。第二,公共数据无学科信息,无法直接界定其学科归属,通过算法“自动划分学科”的方法很难体现学校内部学科布局的实际情况。鉴此,学科评估的大部分评估数据通过参评单位申报获取。

学科评估采取“客观数据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确保学校申报数据的可靠性,学位中心在总结前三轮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既定程序,采用六大举措对数据进行全面核查。一是数据标准检查。学校填报的各项数据均有严格的数据采集标准(内涵界定、产权归属等),如“国家级科研项目”严格界定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填报说明中列出的科研项目,“ESI高被引论文”仅能由通讯作者单位或第一作者单位填写。对于不符合采集标准的数据,学位中心直接进行处理。二是证明材料核查。学科评估在学校填报材料时,要求提供部分重要指标的证明。学位中心核查了全部证明材料,对错填数据进行了处理,对存疑数据反馈给原单位补充提供证明材料。三是公共数据比对。学位中心利用自建的50余个公共数据库,并与多家国内外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合作,将学校填报数据与公共信息进行比对,查验填报数据是否真实、所归属的学校和学科是否正确。四是重复数据筛查。为鼓励交叉学科研究,学科评估采用“归属度”成果认定方法,接受跨单位、跨学科成果按比例拆分填写在多个学科(但比例之和不能超过100%)。学位中心开发了专门软件系统,对此类重复数据进行智能模糊检索分析和甄别。五是信息网上公示。学位中心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参评单位范围内对部分申报材料进行网上公示,接受同行监督。六是重点数据抽查。对于以上核查措施不能完全覆盖的数据,学位中心进行随机抽查。对于抽查问题较多的高校,进一步加大抽查力度。

为确保专家主观评价的科学性和正确导向,学位中心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评价,评议中要求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有关文件精神;二是坚持“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方法,要求专家充分依据材料的客观数据等事实,进行综合研判,确保评议的客观性;三是安排足够规模的专家和调查对象,保证结果的效度。本次共有13000多名同行专家、23万学生和15万用人单位联系人参与了主观评价。四是关注专家分布,学科声誉调查原则上每个参评单位都有一名专家参与,确保评估公平公正。

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评估在强化人才培养导向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一直是学科评估的重点,学科评估通过关注培养过程所产生的成效和质量,来形成正确导向。举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体系设计上,构建了“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价体系,引导培养单位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二是在指标设计上,人才培养质量不宜仅由公共数据的量化指标来表达。在三维度体系框架下,根据人才培养指标特征,本次评估除了采用部分量化指标外,更多采纳体现学生学习成果和成长情况的定性指标,根据客观事实来考察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在评价方法上,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估理念、形成正确导向的重要因素,本次评估除了定性指标的同行评议外,首次面向近40万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检验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引导培养单位关注培养效果和学生发展潜力。四是形成长效机制,通过评估,有力促进了各单位建立优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据库,引导培养单位关切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加强与毕业生的互动,建立毕业生追踪机制,进而改进办学。

7. 近年来,以学术头衔、论文数量等来衡量学术水平的各种排名引起很多争议和批评。此次学科评估在衡量学术水平时,如何避免上述问题,引导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

以评促建,引导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是学科评估的根本任务。对此,我们在评价指标和方法上做了专门设计。

例如,此次评估摒弃了仅“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的片面做法。比如“长江学者”等头衔,不会自动换算成分值,而是由专家综合考虑教师水平、队伍结构、国际影响程度等进行评价。在统计成果所属单位时也做了专门设计:成果按“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移,有助于抑制“抢帽子”等人才无序流动现象。

同时,着力构建充分体现质量导向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除部分学科外,不再统计发表论文总数,以“代表性论文”进行同行评议。合理把握中外期刊论文的综合评价,强化中国期刊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不断提高中国期刊影响力,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

此外,本次评估还单独设置“社会服务贡献”指标,通过开放的“代表性案例”评价,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性发展成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克服“一把尺”评价学科的弊端。

8.我们注意到,此次学科评估结果,不再像历次评估那样公布分数,而是改为“分档”形式公布结果,具体是怎样设计的?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采用按百分位进行分档的方式。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主要考虑是既保证较强的区分度,体现学科建设水平的实际变化,满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又淡化了分数和名次,有利于引导高校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中去。

9. 据了解,本次评估向参评单位提供了“学科优秀率”指数,这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学科评估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排出名次,而是通过评估发现学科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揭示学科发展规律,促进学科内涵发展,合理规划学科布局。因此,除了公布评估分档结果外,还为参评单位提供数据分析研究报告,里面将提供“学科优秀率”指数(A类学科数占全校博士硕士授权学科数的比例),以及学科平均发展指数等一系列关于学科发展态势的信息。我们认为,“学科优秀率”有利于帮助学校发现学科布局不足,调整谋划适合本单位发展的优势布局。特别是对于着力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不仅要关注某些强势学科的发展,也要关注学校整体学科发展态势,构筑更加有利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良好学科生态。

10. 从评估结果看,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情况如何?有哪些主要成就?

学位中心立足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对关键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评估,发现十八大以来我国各个领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全面分析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化指标(学生人数、就业满意度、就业分布等),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高层次人才的供给水平稳步提升,研究生质量的社会认可度显著增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精神愈加彰显。二是深入分析学科科研投入性和产出性指标(经费投入、论文发表、重大项目攻关等),发现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创成果产出取得巨大突破,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国际影响显著提升,学科融合不断深化,科研创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综合分析师资结构性指标(规模、年龄、学缘、国际化、教学成果等),发现我国已初步建立规模与质量并重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在师德与能力、教学与科研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四是系统梳理代表性案例指标,发现我国高校面向社会需求积累“中国经验”的程度大幅提升,面向技术前沿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面向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服务“中国工程”的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正朝着高质量、创新性、深层次、世界一流的目标稳步迈进。

11. 学科评估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学科评估下一步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深入挖掘学科大数据,提供咨询分析报告等服务,真正做到以评助建。学科评估已经开展了四轮7次,建立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可靠性最高的学科大数据库,对研究学科发展规律,发现内涵建设优劣,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位中心后续将深度挖掘评估数据,为参评高校和学科、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学科发展分析报告》,真正做到以评助建。二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价标准研究,扩大中国学科评估标准的影响力。学位中心将分层次、分区域开展调研研讨,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学科特色,更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完善中国学科评价标准。同时,不断扩大学科评估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本文来源于教育部官网)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