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2期(总第5期)

时间:2018-09-26  来源:   作者:

  

 

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国教育大会9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10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习近平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习近平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新华社2018910 作者:吴晶 胡浩)

   

 

 

教育部印发《通知》,对振兴本科教育做出明确规定

大学要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今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系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陈宝生在会议中指出,本科教育中出现的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等问题。并强调“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教育部此次印发的《通知》,对振兴本科教育做出明确规定。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结合办学实际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要从2018级学生开始实施,持续抓四年、全程管到位。

(中国教育在线2018年9月7日)

 
 

 

为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提供规范指引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修订后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要求,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应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根据《办法》,勤工助学活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由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应以校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学校公共服务等为主。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劳动。

《办法》规定,校内固定岗位按月计酬,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可适当上下浮动;校内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每小时酬金可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12元人民币;校外勤工助学酬金标准不应低于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协商确定,并写入聘用协议。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年9月8日)

  
 
  

 

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

 

20186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 一流本科建设”论坛上,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成都宣言全文内容如下: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我们150所高校汇聚成都,发出如下宣言:

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培养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只有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核心使命,造就一大批堪当大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追根溯源,自现代大学诞生以来,无论大学的职能如何演变,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从未改变、从未动摇。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我们将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基固本。我们将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三、我们致力于立德树人。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发展素质教育,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交给学生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能够敏锐地洞悉未来、自信地拥抱并引领未来。

四、我们致力于教书育人。我们将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职业幸福。

五、我们致力于提升内涵。我们将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推动课堂革命,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

六、我们致力于领跑示范。我们必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大胆改革、加快发展,形成领跑示范效应。加快建设新工科,推动农科、医科、文科创新发展,加强基础科学和文、史、哲、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造就源源不断、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七、我们致力于变轨超车。我们将深入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推动高等教育变轨超车。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大慕课平台开放力度,打造更多精品慕课,推动教师用好慕课和各种数字化资源,实现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八、我们致力于公平协调。我们将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将学校发展规划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配合国家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导向,增强高校的自我造血能力,激发内在动力、发挥区域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九、我们致力于开放合作。我们将汇聚育人合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教科结合,健全高校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十、我们致力于开拓创新。改革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引擎,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不能停顿。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崛起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变革创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首先必须成为世界主要高等教育中心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我们将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人才培养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洪流奔涌向前,携手更多高校和社会各界,汇聚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优化高等教育投入 全面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建设

 

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如何适应新时代和新矛盾,全面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高等教育投入入手,揭示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全面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基本情况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73亿元,占比80.72%;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0110亿元,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26.01%,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长6.2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30457元,比上年增长3.35%,增长率在所有教育系列生均经费中居于末尾。分析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存在投入总量不足、生均事业费偏少、区域分布不平衡、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

1.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5年超过4%2016年占比达到5.2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直维持在1%以上,已逐步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各省高等教育投入强度差异较大,同时,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经费投入差距较大。据统计,1997-2011年全国部属高校的教育经费为12749.3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高等教育总经费的1/3,每所高校年平均经费约为8.20亿元人民币;其他2247所地方高校(2011年数字,含民办高校)累计教育经费投入为26079.9亿元人民币,每所高校年平均经费约为0.83亿元人民币,只有部属高校的1/10

2.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偏少,地区差距较大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是普通高校获得财政投入的最主要渠道。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投入比例也应该越高。据《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5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8143.57元,比上年的16102.72元增长12.67%,增长最快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54.79%)。全国生均经费省级最大极差是5.51倍,22个省份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低于全国平均值,16个省份2015年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其中,有不少经济发达省份数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高等教育财政专项设置和区域分布不平衡

目前,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主要实行“生均综合定额+专项的高校预算拨款模式,国家财政预算内拨款约占办学收入的60%。另外,中央财政还设立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专项,但实际上对一般地方普通高校投入经费非常有限。除此之外,专项资金的设置和分配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专项的分配行政色彩浓厚,专项经费的使用限制太多,专项的设置和分配不能很好地解决高校的实际困难等。近两年,为了统筹资源助力高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和安徽等20多个省份先后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但专项建设的重点和财政投入差别巨大。

4.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办学经费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科研经费和教育事业收入(主要是学费)。其中,财政拨款的比例最大,无论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财政拨款都是其主要来源。高等学校生均拨款因所处地区、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部属高校办学经费中公共财政预算所占比例较高,而地方所属院校所获得的公共财政预算投入力度较小,获得科研经费、企业和社会捐赠的能力较弱,更加依赖于学费收入。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仍是财政投入的重要洼地,这也成为影响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提出的重大战略,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既是新的历史机遇也是新的历史使命。

1.新时代赋予地方本科高校新的历史使命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就是人民群众渴望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和更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主观需求。另一方面,新时代具有新使命和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等都对国民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也赋予了地方本科高校新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媒体、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和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理应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谋求更快的发展,理应在新征程中坚持教育自信的基础上扎根地方办大学,理应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走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道路,理应进一步深化内涵、做强特色,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新矛盾给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的现象依旧存在,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从大到强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人才工作的最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全面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

3.深化产教融合给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意见》明确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制度,首次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制度,肯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实践,要求高校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以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意见》的出台不仅为构建产教融合协同体系与合作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型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意见》鲜明地提出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为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深入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规划了清晰的战略路径。

三、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建设

为适应新时代和新矛盾,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必须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分类考核与管理,推动地方本科高校扎根地方办大学,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对应用型大学建设和产教融合工程的资金投入,加快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全面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建设。

1.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攻坚期和关键期,现代职业教育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支持力度。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全面提高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均拨款,保障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办学需要,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资金保障。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入体制,逐步将传统单一的投入方式转变为经常性基本投入、向学校整体投入和软件投入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引导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适当向职业教育和应用型大学倾斜,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应用型高校,全面改善应用型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全面增强应用型高校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形成高等教育良性竞争态势。最后,要根据扶急和扶需原则,优化高校办学资源的获取与配置,坚决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倾斜,建立专项投入、项目配套和按需申请补贴等相结合的经费拨付机制,探索建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等项目的学费标准备案制。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员经费的支出,进一步加强项目经费监管,完善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大简政放权和激励力度,简化执行、验收、报销和审计等操作流程,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2.强化应用型高校的分类管理与分类考核,全面激发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活力

第一,要深化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针对新时代和新矛盾对人力资源素质的新要求,着力破除应用型大学建设体制机制层面的障碍,强化应用型高校的分类管理与分类考核,推动地方开展高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应用型高校的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制度,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全面激发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活力,真正解决好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第二,应用型高校要努力把握新时代的时与势,突出服务需求这一导向,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坚持高等教育自信,坚持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第三,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改革,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总目标,加快治理模式转变,严格控制针对应用型高校的三评一查,努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应用型高校评价体系,支持和培育应用型高校在国际化、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特色领域办出特色和水平。

3.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方面产教融合是新技术革命和现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要求,是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产教融合是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根本动力,是推进教育与产业血脉相连、协调发展的天然渠道和关键路径。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才会有内容、有深度、有实效,也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地方本科高校尤其需要紧紧抓住这一战略需求,将学校发展与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相结合,将学校发展与战略新兴产业崛起相融合,积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抓住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机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此外,我们必须将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服务面向和价值导向,立足地方和学校实际,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国际合作,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融合在一起,深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贯通融合,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1期)

 

 

 

复旦大学深化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广培苗圃,也滴灌英才

 

新学期开学,复旦大学将试点实施新的“2+X”本科教学培养方案。“2+X”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是复旦大学根据“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原则构筑的新型多元育人体系。“2”指的是前两年以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夯实学业基础,“X”指的是多元发展——在本科第二阶段,学生们都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和人生规划,选择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不同路径,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发展。“2+X”方案打破本科四年学习同院系、同专业“齐步走”惯性,压缩专业必修课数量,构建少而精的专业核心课体系,同时提供多种模块化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课程组合——这在复旦被称之为“学程项目”。

(摘编自2018911日《新快报》)

 

 

清华大学:推出学生课程作业查重服务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清华大学将为全校教师提供教学过程中课程作业的查重服务,系全国首个对学生课程作业查重的高校。随着大作业、小论文等课程考核方式逐渐取代单一的期末试卷考试,授课教师或助教无法完全判定学生作业是否原创,因此采用作业查重系统能有效预防和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作业查重采用中国知网检测系统,包括三类检测,一是横向检测,即将上传作业与系统中已有的海量数据进行对比;二是纵向检测,可将往年的电子版作业打包,上传到系统中,防止上下年级抄袭;三是校内互检,防止同学之间的相互抄袭。

(摘编自2018913日中国教育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