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
——陈宝生在教育部上海“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
9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出席并致辞。
陈宝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排头兵,要在学习宣传中走在前列,在贯彻落实上作出表率。要深刻领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方向、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基本途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我们正处于“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大国博弈形势复杂,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爬坡过坎迈向世界领先的发展阶段,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陈宝生强调,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局良好。转入新的历史阶段,要按照可靠的、合格的、真实的、有特色、有竞争力、有产出、可持续的目标,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建设。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基础任务,加快打造结构优化、满足需求、各方资源充分参与的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重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创业育人。二是服务重大需求。分析把握人才培养的痛点、明确科学研究的重点、找到社会服务的难点、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支点,提供高水平的人才、高水平的成果、高水平的服务,在服务需求中实现创新发展。三是提升科研创新水平。进一步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技术突破策源地作用,进一步巩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阵地,加快推进高校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改革,产出引领性原创性成果,输出建设性社会影响。四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要进一步聚焦学科建设,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的招收、培养、管理和服务制度体系。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重点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关键是建设一流的学科团队。六是坚持特色发展。核心是打造学科特色。要有“准头”,在精准对接需求中明确目标;有“闯劲”,勇于探索;有“定力”,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
陈宝生要求,各地各建设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落实,支持率先改革,形成建设合力。要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引导和鼓励建设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评价机制和办法,探索构建多元多层多维的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工作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围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立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新使命,坚定办学方向,坚持服务需求,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贯通职前职后,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全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上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师范专业培养能力提升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教师。
二、目标要求
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著更新,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健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明显优化,教师教育质量文化基本建立。
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三、改革任务和重要举措
(一)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作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培养全过程。
加强师范特色校园、学院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卓越教师。
通过实施导师制、书院制等形式,建立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体,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品德提升、学业进步和人生规划方面的作用。
通过开展实习支教、邀请名师名校长与师范生对话交流等形式,切实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组织经典诵读、开设专门课程、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师范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涵养教育情怀,做到知行合一。
(二)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适应五类教育发展需求,分类推进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养改革。
面向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卓越中学教师,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
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重点探索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继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
面向培养幼儿为本、擅长保教的卓越幼儿园教师,重点探索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
面向培养理实一体、德业双修的卓越中职教师,重点探索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主动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
面向培养富有爱心、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教教师,重点探索师范院校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模式。
(三)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
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建设开发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
及时吸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最新成果,开设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精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优秀案例,建立短小实用的微视频和结构化、能够进行深度分析的课例库。
建设200门国家教师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创新在线学习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学业成绩评价等制度,大力支持名师名课等优质资源共享。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有效诊断评价师范生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进行教学决策、改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四)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设置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建立健全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前后衔接、阶梯递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为师范生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实践指导。
推进师范专业教学实验室、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教室和师范生自主研训与考核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
建设教育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推进教育实践全过程管理,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监督指导、实习后有考核评价。
遴选建设一批优质教育实践和企业实践基地,在师范生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师教育师资兼职任教等方面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五)完善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
支持建设一批省级政府统筹,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协同开展培养培训、职前与职后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着力推进培养规模结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实践基地、职后培训、质量评价、管理机制等全流程协同育人。
鼓励支持高校之间交流合作,通过交换培养、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同步课堂、学分互认等方式,使师范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推动医教联合培养特教教师,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中职教师。
大力支持高校开展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教师培养校内协同机制和协同文化,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加强办公空间与场所、设施与设备、人员与信息等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聚力教师教育资源,彰显教师教育文化,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
(六)建强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推动高校配足配优符合卓越教师培养需要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在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实行倾斜政策。
加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培养力度和教师教育师资国内访学支持力度,通过组织集中培训、校本教研、见习观摩等,提高教师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指导高校建立符合教师教育特点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和推动教师教育师资特别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研究。
通过共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企业导师人才库等,建设一支长期稳定、深度参与教师培养的兼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指导推动各地开展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师资互聘,建立健全高校与中小学等双向交流长效机制。
(七)深化教师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境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双方联合培养、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提高师范生赴境外观摩学习比例,采取赴境外高校交流、赴境外中小学见习实习等多种形式,拓展师范生国际视野。
积极参与国际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加大教师教育师资国外访学支持力度,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经验,扩大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
(八)构建追求卓越的质量保障体系
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全面保障、持续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完善基于证据的教师培养质量全程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和师范毕业生持续跟踪反馈机制以及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校内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应用于教学,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形成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四、保障机制
(一)构建三级实施体系
教育部统筹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总体规划。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落实计划2.0的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二)加强政策支持
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教师教育师资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完善学位授权点布局,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推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教师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将卓越教师培养实施情况特别是培养指导师范生情况作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晋升、中小学工作考核评价和特色评选、中小学教师评优和职称晋升、中小学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名师名校长遴选培养的重要依据。
(三)加大经费保障
中央高校应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支持计划的实施。各省(区、市)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计划实施高校。
(四)强化监督检查
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实行动态调整,专家组将通过查阅学校进展报告、实地调研等形式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完成培养任务、实施成效显著的,予以相关倾斜支持;对检查不合格的,取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改革项目承担资格。
(教育部文件 教师﹝2018﹞13号2018年9月30日)
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好、用好评估“指挥棒”,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2014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分别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面,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为适应我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教育督导部门以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面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级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基本形成了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高校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更加明显。高校普遍加强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按照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级,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条件、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等制定管理政策,明确相关责任,公开教育教学相关信息,构建自我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和质量报告、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自评报告、本科院校评估自评报告为典型代表成果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2017年国家教育督导部门推动实现了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公开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
2. 院校分类评估推进高校持续发展。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对全国本科院校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对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重点考察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基本教学质量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目前已完成200余所高校的合格评估。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首次实行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自我评估中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判断,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2014—2018年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将完成近700所高校的审核评估。院校评估效果明显:一是推动不同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高校目标定位更趋于合理,积极参与并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促进了办学经费持续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优化师资结构明显,增加教师数量。四是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向纵深发展。五是学校内部主体教学质量保障自觉意识不断觉醒与强化。
3. 本科专业评估显著提升基本培养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2016年和2017年,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推广以专业综合评估为主的“辽宁模式”,目前已有28个省份开展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各地总体反映:通过开展专业评估,有利于推动高校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加快专业调整力度,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评估将覆盖面下沉至高校本科教学的最基本单元,从专业发展的特色、特点和需求出发,在点上发现和解决专业的特色凝练与内涵建设问题,与院校评估点面结合,在各自领域、不同层面协同发挥作用。
4. 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了基本保证。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学位论文抽检是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事后监管的有效手段。2014年教育部出台《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建立学位论文抽检制度,使得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委员会、导师和学生的责任主体意识更加明晰,问题学位论文检出率持续下降,有效地保证了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质量。据初步统计,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均建立了学位授予质量保证机制,明确抽检结果使用办法。仅博士学位层面,全国问题学位论文检出率已由2015年的4.9%下降为2017年的4.3%。
二、改革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宣告我国全面进入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改革和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符合基本国情和遵循教育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成为新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时代走向大众化时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选择,成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使命、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基于评估工作对高等教育的重大导向性,有必要适应新时代要求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2. 提升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13所,其中本科院校1243所。但在目标定位、教学理念、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通过评估来引导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3.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评估。高校是知识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的产生地,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将高等教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基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国积极将建立完善高等教育评估、推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如英国开展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要包括课程评估、教学质量与学术质量评估、科研水平评估等;美国主要通过非政府组织的认证、排名和博士点评价等活动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重视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4.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完善。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虽然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评估工作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不能完全符合质量提升的需要,特别是在评估体制机制、评估理念和评估标准、评估技术和方法等方面都需要继续改革完善。
三、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内涵
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离不开对其内涵的精确把握。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水平的现象,学术界鲜有对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内涵的研究。王冀生提出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本质是“价值判断”,目的是“为改进教育和教育管理提供依据”,关键是“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柳友荣提出我国评估制度存在“评估理念的偏离:理论不足与制度阙如”,面对西方先进的评估理念和评估文化,我们不能照搬照抄。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评估理念的更新,其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内涵应围绕中国特色办学、社会人才需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估制度创新等多个角度来理解。
1.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同国家特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各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产生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如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自主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集权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指导模式等评估模式。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有其鲜明的特点和要求,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合理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所以,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应始终坚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和发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正确引导作用。
2.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引导高校特色优势发展满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要坚持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引导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3. 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引导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当前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发展重心偏低、同质同构、优质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意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作出价值判断,明确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真正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4. 坚持推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鼓励评估方式和评估理念创新。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 度”。“五位一体”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创新表现在评估主体、标准、形式、方法和结果发布等多样化。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基础上的深化,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重点对高等教育评估理念、体系机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创新。
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总体思路
要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内涵,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就必须认真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重构评估技术和评估指标体系,推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引导高校合理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督导复查相结合,贯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新型评估体系,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 改革评估制度体系,建立“一平台、三支柱、三机制”的评估总体框架,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全国教育大会关于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的总体要求,整合现有评估工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对高校正常工作的影响,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一个平台”,就是建设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及时更新分析高等学校教学状况,发挥咨询和服务功能,建立教育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覆盖到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三个支柱”,就是建立院校评估、本科专业评估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三大制度。三类评估从院校、学科专业、学生等三个层次,贯通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评估工作,层次分明、责任清晰,可以对质量进行无缝化、不间断化的评价和保障。院校评估侧重评价学校整体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及其质量;本科专业评估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则深入到专业和学科领域,评价具体专业人才培养和质量工作;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则从微观层面,直观呈现学生学习质量。上述评估点面结合,浑然一体,共同构建系统连续的质量保障制度。“三个机制”,就是构建以高校自我评估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构建以政府、专门机构和第三方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以国际交流合作为主的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2. 创新评估理念和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评估指标体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育战线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注重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注重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确保高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管理监督,全面落实《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要求,严厉查处高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抄袭等作假行为。
3. 注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建设。构建以高校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督导部门评估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评估工作体系。充分认识质量文化在高校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将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估高校的首要指标,激励高校将质量文化内化为学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推动高校根据实际和发展目标,构建教育基本标准,确立人才培养要求,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做实高校的质量主体地位。
4. 落实以评促建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高等教育督导评估复查制度。强化评估结果使用,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建立动态监测、定期评估、督导复查三位一体质量监督机制,通过开展“回头看”整改情况督导复查,督促学校做好整改落实,巩固合格评估成果,形成内部与外部质量保障相结合、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规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永恒话题,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长期性、复杂性的重要工作。“管办评分离”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促使政府转变职能,落实高校主体办学地位。教育督导作为政府进行高等教育评估的主要途径,它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凸显了教育督导制度在教育活动中的战略地位。在此背景下,共同支持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强化教育督导力量,才能更好地在“管办评分离”的制度框架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0期,作者:何秀超,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
高校学风建设应当怎么办?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学风建设,在今年6月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给当前的高校学风建设开出了“药方”——学风建设不只是学生自己的事,而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基于“怎样学”“为谁学”的学风建设主题,铺陈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辩证关系,对学风建设如何通过多个路径实现有效性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人才培养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
学风一般是指大学生学习的风气和大学教师治学的风气,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传播力、流行性和感染性等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蔚然成风”。从近年来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加强学风建设的文件和制度来看,有的以整顿学生学习风气为主,有的以治理教师学术风气为主,基本上涵盖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如果从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来考察学风问题,可以概括出怎样学和为谁学两大基本问题,前者是学风“显于外”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后者是“藏于内”的学习目的与动力,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怎样学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怎样学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待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时代特色和主体差异。我国古代重视向先生请教,坚持“传道授业与解惑”的统一;重视相互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躬身践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知行合一”,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受到追捧,出现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探究性、讨论式、研究型学习日益流行,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重作用。
为谁学是学风建设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此,他为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提出了“四个服务”的目标定位: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中,他把为人民服务摆在了首位。回溯历史,青年马克思郑重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崇高理想,少年周恩来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改革开放之初的北大学生更是率先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今天,大学生应该用“青春梦”激荡“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学风建设要处理好五对辩证关系
辩证思维是我们认识事物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就学风建设而言,当前需要我们主要处理好下述五对辩证关系。
在建设主体上,处理好“一元”与“多维”的关系。关于学风建设的主体,存在学生一元主体论、师生二元主体论以及全员育人多维主体论。当然,从狭义上来看,学风一般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重点对象没有错。但是,学风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统一整体,离不开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共同培育,教师教学风范、学术风气、学校文化氛围等,共同构成了学风建设的丰富内容。
在建设内容上,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毛泽东认为,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同样,学风建设也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譬如,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所有高校的共同要求和价值遵循,但是高校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几类,在学风建设上要坚持分类推进,譬如研究型大学更加强调探索与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在建设方法上,处理好“重点”与“全面”的关系。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风校风教风等诸多方面,需要坚持重点与全面的统一。党风决定着我国高校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切实根基;校风是党风、教风和学风的直接表现,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教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对学风建设具有引导作用和主导地位;学风建设是党风校风教风的最终目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在建设环境上,处理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网络化、数字化革命,对学风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互联网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诸多“利好”消息,比如海量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方式、极高的学习效率、互动的交流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分散他们的学习精力、滋生学习惰性、提供失真信息等,从而对学风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在建设目标上,处理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学风建设意义重大、问题不少,因此要有刻不容缓、马上就干的“时不我待”的坚决态度,不拖延、不推诿、不懈怠;同时,也要看到学风建设具有传承性、恒久性和反复性,需要踏实苦干精神,树立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久久为功”的境界与情怀。概言之,学风建设成败的关键就在“常”“长”二字:“常”字强调要经常抓,“长”字说明要长期抓,真正做到“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三、学风建设宜多管齐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校风、好学风来自师生共同努力,而其基础在于学校办学方向和治理水平。”不难看出,学校协同育人的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学风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亟待多管齐下、协同育人,以最大限度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发挥党风的价值引领作用。党的领导是我国高校的鲜明底色和本质特征,高校以党风带校风促学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毛泽东曾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高校领导班子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用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引领学校政治方向;自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推进学术强校、教授治校,弘扬科学报国精神;成立教师党委工作部、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实。
二是传承校风的历史文化基因。学风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沉淀和固化下来的传统和风格,具有涵养心性、陶冶情操、激励抱负的积极作用。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风,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为民族振兴披荆斩棘的先锋;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强化实践导向,培养出科学领域的巨擘;复旦“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培育出开放、包容、自信的海派文化。笔者所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气象行业特色高校,近60年来形成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
三是发挥教风的育人主导作用。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说”,把师生比喻为大鱼和小鱼,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校风、教风、学风之间的密切联系由此可见一斑。当下,许多高校通过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我最喜爱的辅导员”或者“年度十佳影响力教师”“年度十佳影响力辅导员”等等,极大地发挥了优秀教师群体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越发充分。因此,夯实学风建设需要始终把改进教风挺在前面。
四是注重朋辈教育的辐射作用。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朋辈教育,又称同伴教育,是一种利用朋辈开展分享活动的教育形式。学风建设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必须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放大朋辈教育的示范作用。比如,我校数学建模竞赛形成了“一次建模、终身受益”的文化内涵,举办“环保时装秀”培养了学生的绿色生活理念,“校长助理”直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朋辈教育把学风建设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实现了教育的零距离,同时提高了教育的接近性、针对性和示范性。
五是借鉴世界名校的有益经验。哈佛大学的校训提出“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理、热爱学习、努力上进的精神风貌;年均20%的淘汰机制,更是让学生追求卓越、永不停步。斯坦福大学推行“荣誉考试制度”,让每一位学生用诚信考试来捍卫自己的名誉与尊严。耶鲁大学则提出“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能坐第一排就坐第一排”等具体要求;而剑桥大学“以剑桥为荣”的入学誓言,无疑强化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内生动力。
总之,学风建设是大学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和主题,优良学风的形成与历久不衰,是造就优秀育人环境的根本和追求卓越的基本保证。从办学实际出发,把握学风建设的规律,并回馈到办学实践之中,更好地指导学风建设,将有益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并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者:管兆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西北大学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西北大学始终将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第一要务,秉承“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近年来,该校正积极推进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完全学分制改革,着力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固本开新,确立一流人才培养新坐标。回顾历史,该校的本科教育有诸多开创之举,如在国内较早探索联合办学、响应号召培养石油地质人才、创新性地构建“三位一体”考古人才培养体系等。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是新时代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一流人才”的积极探索。该院积极适应时代要求,一方面,树立“西大的本科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的理念,在现有生源结构和质量基础上,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方式,充分释放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是要解决好学年制下教与学、师与生这两个主要矛盾。同时,随着该校“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逐步完善,“一院一策”改革的深入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权责下放,明确院系的办学主体、质量主体、改革主体地位,最大程度激发院系的动力和活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化”,解决人才培养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回归本质,深化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分制是“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所趋。学分制以学生选课为基础,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学业进程的弹性教学管理机制,具有学年制所无法比拟的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优势,更适应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教育厅全面推动全省高校基于完全学分制理念开展具有中国特色、陕西特色、各自高校特色的学分制改革。该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选择权,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积极稳妥地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2017年是该校学分制改革“元年”,研究发布了《西北大学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方案》,全面推进“1532”完全学分制改革。
“1”是“一个根本”:坚持“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以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为核心,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是“五大目标”:通过完全学分制改革,建立专业自主选择机制,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收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学籍与学费管理机制,建立“以选课制-导师制为核心,以重修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等为辅助”的教学管理模式,深化教学、人事、财务、后勤和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及教学信息服务体系。
“3”是“三项任务”:一是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加大学习自主权。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立“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适应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三是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主要包括教学运行机制改革、学生管理机制、教学支持机制三方面重点领域改革。
“2”是“两方面保障”:一方面,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改革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加强协同。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保障运行。增设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建立教学经费投入和学分制改革支持长效机制,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金。
——发挥优势,凸显完全学分制改革特色。作为综合性大学,该校坚持统筹结构、规模、质量,通过基于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激发教师与学生投入积极性。
一是构建完全学分制培养体系。坚持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台《西北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新方案坚持“压缩总修学分、开放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丰富选课资源”基本原则,所有教学环节均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形成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目前,已初步完成86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加快制定以课程模块为核心的《新生学业规划指南》,引导学生做好学分制下的学业规划。
二是完善完全学分制教学机制。进一步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优化管理手段。以全校通修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形成具体改革方案。试行大学体育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改革;按照“压缩学时,改变教法、提升效果”的原则,开展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如外国语学院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成立教学支持团队,打造形成了以48门特色课程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化大学外语课程与教材体系,使外语教学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目前已在2017级本科生中率先开展完全学分制试点。同时,该校逐步引入课程竞争机制,加大教师投入本科教学力度,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该校还引导各院(系)制定《西北大学课程学习指南》,构建了丰富且具有西大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是健全完全学分制管理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开展了与完全学分制相关的24项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制定工作。目前已形成《西北大学完全学分制实施方案》和系列配套制度,为2018级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奠定了基础;落实《西北大学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和《西北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实施细则》,依托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和教授、副教授兼做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促进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依托“边家村联盟”“长安联盟”,建立学分认定与转换机制,推进校际交流过程中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工作的开展,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机制。
(来源:西北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打造了“三协同”教育模式的升级版
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升级,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道路。
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支撑,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筑造产教深度融合、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大有可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与地方、行业、区域“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升级版。
一、从校企合作到校企协同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1. 基于校企协同的行业产业与教育的发展融合
“校企协同”是高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提升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联合办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人才,重的是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产教融合对于产业发展与教育的融合,融合不仅仅是合作这样简单,它要求企业主动地参与进来,由学校单方面的主动变为校企双方共同主动,寻求深度的合作。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在有效地突破学科边界、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应该是共性的。
2. 携手产业是破解校企合作难题的时代选择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质的飞跃,从依托某一领先型企业升级为拥抱整个行业,从整合企业资源到整合行业资源,能够延长技术链、丰富专业群,实现从教师、学生、专业管理等多维度教育目标。应用型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传统行业的升级转型,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需要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战略选择。
3.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战略机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依托工业办学、工学紧密结合、主动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在“因产业而生、因行业而长、因专业而新”的办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推动产教融合、深化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迫切需要。学校正紧紧抓住深化产教融合的契机,在实践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索。
二、从卓越计划到新工科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致力于提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
1. 完善高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主动融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格局,深化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卓越人才的模式,面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工科建设的重大需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评估为抓手,完善高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 以“新工科”理念带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
学校作为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牵头联系单位之一,为推动新工科建设探索、形成地方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模式和经验。学校加强顶层设计,从“新工科试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等方面,以“新工科”理念带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
3.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教育与实践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依次递进的创新创意创业教育(“三创”教育)课程群。创建科研反哺教学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在科技园内开辟“创业园特区”,通过多渠道设立创业基金、多形式引进校外导师,探索“校内学、校外练、园中创”模式,支持在校学生和一定年限内的毕业生在“创业园特区”内创新创业。
三、从工学交替到工学交融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1. 坚持产学合作教育的“产教融合”属性
学校作为产学合作教育在中国的先行者和首家“全国产学合作教育示范基地”,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就在全国本科高校中率先开展“一学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工程大特点,坚持“产教融合”属性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产学合作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处于领先地位。
2. 实现产学合作教育常态化运作
学校完善同行业企业社会培养相衔接的开放式教育培养体系,实现“跨部门联动、产教深度融合”,将产学合作教育的日常管理、服务保障、学生安置贯穿全学年全学期全学段,并持续优化科学化、常态化、专业化的学生参与产教融合的质量评价体系。探索符合国情、国际开放的国际化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模式,每年暑期选派学生赴国外合作伙伴或知名企业开展了为期4-6周的海外实习。
3. 学生定岗实践与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获得双赢
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将使双方的合作更加持久和紧密。学校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单位总数逐步拓展至超过 1000 家,基地单位的覆盖区域逐步向长三角乃至全国辐射,岗位也实现了由“单一暑期集中使用”向“多次全年滚动使用”转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主动性。通过对4000余家雇主单位的调研,超过 85%的受访企业愿意为全年的产学合作教育提供工作岗位。
四、从依托企业到拥抱行业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校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与地方、行业、区域“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升级版。
1. 通过产教融合升级“协同办学”
学校实施“走出校园促发展”战略。拓展了长三角地区的区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并进一步拓展了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内的国际联合办学。先后同地处上海的装备制造、商用飞机、民航运输、纺织、轨道交通、移动通讯等行业龙头企业(集团)建立或巩固产学研战略联盟。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共建“中国涂料大学”,开启与国家级行业协会协同举办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的产教融合新路。
2. 通过产教融合升级“协同育人”
学校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联合创建的“汽车工程学院”(1986年)、“航空运输学院”(1995年)、“飞行学院”(2007年)等专业学院,使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课程安排、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能满足企业需要,学生对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产生效果不断显现。
3. 通过产教融合升级“协同创新”
面向纺织行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与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上海纺织工程与时尚产学研一体化中心”,共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装智能定制系统”,技术能够比肩国际同类,但成本只是国外技术的四分之一,奠定了服装智能定制产业化的基础,成果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荣获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特等奖;面向民航产业,创新飞行及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民航飞行人才,曾先后获批教育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的飞行模拟训练器多个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正积极开展更高等级的飞行训练器,有望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并为后续对接国产大飞机项目;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为运营安全提供优质知识服务。学校与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部属唯一的轨道交通行业实验室,拥有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先后主持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等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研究和上海市地方标准,曾作为独立第三方高校评估机构,主持完成上海多条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认定评审。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